二氧化碳产品的危险性
大量排放二氧化碳
任何大量排放CO2都有潜在的危险,在通风不好的建筑物内尤其如此。在封闭的低凹处,CO2气体呈高浓度积聚,这是非常危险的,因为除非通风良好,否则CO2扩散很慢。
应制定大量排放CO2的紧急处理方法,其中包括考虑是否需要自带自含空气呼吸机,推荐尽可能快地通知供应商。在限定区域大量排放CO2的情况下,尽可能快地撤离所有员工。在没有适当地通风前,决不可进入这样区域。限定空间未适当地通风前又必须进入时,进入这样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很好地培训,且带有自含空气呼吸机。
滤毒罐呼吸机在空气中含有危险浓度CO2时不起保护作用。另一点出于救助目的,一位经很好培训的人员应使用一根绳子扯住进入充满CO2气体区的人员。
CO2的大量排放也可由下列原因造成
1二氧化碳管道故障。
2当 性软管仍连接在槽车和贮罐之间时,槽车移动导致 性软管撕裂。
3从放空阀放气。
4在系统有CO2时,由于疏忽而弄开了排气阀。
5连接的故障即 性软管法兰等。
6调节器件故障导致CO2气从人员进出口排放。
贮存容器压力低
当压缩气体膨胀或液体蒸发时,系统温度下降。这时可能由于偶然地或通过自动或手动排放,从贮罐中迅速失去大量二氧化碳气,或者由于过度抽取CO2,造成容器内温度可降至最低允许操作温度以下。
如果温度降到三相点,固体CO2在贮罐内形成。
如果压力降至常压,则干冰温度将是109.3℉(-78.5℃)。在这一温度下,碳钢若没有经过热处理,可能变脆,且在高压力下会断裂。
在正常条件下,压力应保持在145 psig(1000Kpa)以上。如果压力降到145 psig(1000Kpa)以下,应停止抽取CO2,以免产生干冰,立即联系气体供应商。如果压力达到4bar贮罐内很可能有干冰。必须通知供应商,并采取必要措施。
低温产品:极冷的情况
由液体二氧化碳泄露,所产生的干冰是非常冷的(-78.5℃),如果用手接触可造成冻伤.如果二氧化碳干冰与眼睛接触能造成严重眼伤.接触内有液体二氧化碳的管线和连接部件也能造成冻伤。在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地方,空气很冷,且能见度低。这些因素可造成逃离和救助的困难。
软管甩脱和拖出去事故
如果在转输液体CO2时软管连接破裂,则该软管可能甩出伤及周围的人或设备。建议在灌装期间,使用安全环索,确保软管两端分别固定在槽车和贮罐的固定点上。应采用一个系统以防拖出去事故发生,这样,当软管仍连接时槽车不可能移动。
管线和软管中的干冰堵块
当液体CO2压力降至三相点压力60.6 psig(420Kpa)以下时, 干冰堵块可在软管和管线内形成。造成堵塞, 干冰可被压实或堵块,它可堵塞气体。在堵块内部或堵块后面的压力随着干冰升华而升高,直到堵块被強力喷射出或软管或管线破裂为止。干冰堵块可从软管或管线的开口端以足够的力量喷射出去,可造成人员的严重伤害。这种伤害来自于当干冰堵块喷出时干冰堵块的冲击和平解决或)软管或管线突然甩动。
当压力降至72 psig(500Kpa)以下时,必须从软管或管线中吹洗出液体二氧化碳。具体作法是,在软管或管线系统的一端通入CO2汽体,以保持压力高于三相点压力,同时由另一端放出残留的液体CO2。
如果怀疑管线中有干冰塞块,应通知供应商并采取措施。
CO2的生理效应
CO2是一种不可燃、无毒液化气体。正常情况下它在空气中的浓度约为350ppm(0.035%)。它是新陈代谢的正常产物,存在于体液和肌体组织中,形成体内正常化学环境的一部分。在体内,无论人是工作还是休息时,新陈代谢所需的呼吸、循环及血管的响应,CO2都起一定作用。吸入低浓度CO2的效应是人体生理可逆转的,但对高浓度CO2则造成毒害作用。
注意:二氧化碳的效应与缺氧效应完全无关。
因此,空气中的氧含量不是危险的有效表示。氧含量低到18%v和高浓度CO2的情况可能是可以接受的,但氧含量在14%v则是很危险的。个人对此的承受程度不同,这取决于个人的身体状况、大气温度和湿度,但一般来说,吸入不同浓度CO2可能有如下影响:
体积浓度—可能的影响
1-1.5%v暴露几小时后对化学新陈代谢有轻微影响.
3%v这一浓度的气体有微弱麻醉作用,呼吸加重,听力降低伴有头痛,血压升高和心跳加快。
4-5%v刺激呼吸中枢,导致呼吸加重、加快。30分钟后中毒症状明显.
5-10%v刺激呼吸更加艰难,头痛,失去判断力。
10-100%当CO2浓度到10%v以上时,除非采取紧急措施,否则不到一分钟就会失去意识,待更长时间后会最终造成死亡。
推荐二氧化碳暴露限是5000ppm( 0.5%v),是以8小时空气中加权平均浓度计算。
取决于每个国家的规定,最高允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达30000 ppm (3%),但持续暴露时间需在10分钟到1小时之间。心脏、呼吸疾病可能增加。无论有任何疑问,推荐空气中CO2的暴露限5000 ppm,应被认为是人们关注的最高极限。